第一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以深化林长制改革统领林业工作全局,全面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开展长江重点防护林建设,形成以城乡绿化为点、以绿色廊道为线、以山丘岗地绿化为面、森林分布相对均衡的森林生态系统。到2022年,实现森林保有量64.5万亩,森林蓄积量23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3.8%以上。
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连通河湖水系,恢复河塘行蓄能力,全面实施清淤疏浚、岸线绿化工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推进绿色小水电改造。加快推进奎湖湿地公园建设。到2022年,河流、湖泊、水库、天然湿地等水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加快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树立“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的耕地保护理念,开展保护性耕作和污染耕地修复,力争到2022年,全县耕地质量提升0.5个以上等级。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完成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现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全覆盖。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扎实开展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南陵段保护工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生态廊道保护,修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森林病虫害防治。
第二节 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全面推行林长制,将所有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纳入山林保护范围,进一步细化各类森林和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严格落实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推进河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立界工作,加强对水源涵养区、蓄洪滞涝区、滨河滨湖带的保护。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地保护制度,探索对居住在核心区域的农民实施生态搬迁试点。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森林、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提高补偿的针对性。
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金融机构将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纳入信用评级。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1-3%治理面积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完善生态资源管护机制,通过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设立生态管护员工作岗位,鼓励当地群众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发挥自然资源多重价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进一步盘活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第六篇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第十八章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倡导科学文明生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和载体,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发展各方面,转化为村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升农民道德自律能力。树立幸福靠奋斗、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弘扬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社会风尚。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大力选树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乡村好人等先进典型,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人民调解员等活动。发挥好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新乡贤作用,凝聚道德力量、传播主流价值,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推动公正文明执法司法,体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强化公共政策价值导向,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
第二节 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将体现党的主张同农民的心声与需求统一起来,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农村社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心态。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加强农村道德讲堂、文化礼堂、家风家训馆、农民文化乐园、文化长廊等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壮大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知识、新风尚等文明实践活动。
重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加强对农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创新宣传工具和宣传方式,净化农村网络文化阵地。
在扶贫、信访、金融等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记录,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建立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努力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环境。
关注"都市百货" 了解南陵
微信咨询wanglf2r(不拉群 发广告者勿加)
热门评论